昌乐县实验中学

所在地区:北京

公司地址:山东省昌乐县县城恒安街106号

地图地址:

企业简介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不断发展的昌乐县实验中学

学校连续八年全县获中考总评**名,生进线人数全县**,统招生进线率及进线总人数全县**,音乐、体育、美术等特长学科平均成绩及录取人数全县**。2003年中考,全县前300名生我校进线76人,且全县前6名全是我校学生,音体美特长生全县录取350人,实验中学占118人。2004年中考,5人进入全县前10名,27人进入全县前100名,90人进入全县前400名,604人进入统招线,全县共招收特长生300名,我校就有128人进线。进线率及进线人数在全县遥遥。近年来,学校积

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学生分层教学、作业布置、评语改革、活动教学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导报》、《维坊日报》等报刊对学校的做法均作了专题报道。

学校注重育人环境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素质,在各级各类专项技能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的就有150人次。学校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先后投资一百五十多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微机教室和大型音像阅览室,并在1999年建起了全县**个校园网。

实验中学现有县级以上荣誉称号近百个,是全县**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省市县三级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中语会“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省创新教育、心理教育、多媒体教学等实验基地,省电化教育、科普教育示范教育,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重点实验学校,市初中素质教育个性发展先进单位,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县安全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以实施“三名工程”(出名师、育名生、创名校)为契机,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愿与社会各界共创昌乐教育的美好明天。

刘超,山东省昌乐县唐吾镇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省教师、教育工作者。现任昌乐县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刘超同志1979年12月参加工作,在昌乐县红河镇中学任教师,1984年7月担任昌乐县包庄中学校长,1987年7月任昌乐县职教教研室副主任,1987年11月担任昌乐县镇中学校长,1997年7月任昌乐一中副校长,2002年1月至今担任昌乐县实验中学校长。

刘超同志治学严谨,治校有方。在昌乐县包庄中学任校长时,仅用二年时间,就将该校教学质量提升到全县第二,任昌乐镇中学校长期间,该校连续保持五年全县**。就任昌乐县实验中学校长后,积极推行课程改革,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规范化学校,省市县三级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拥有各种荣誉称号六十余项,成为全县初中教学的排头兵,在全市乃至全省均有较高声誉。在管理学校的同时,刘超同志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先后有《教职工积极性的激励》、《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尝试》等70余篇文章在国家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并负责和承担国家教育部《网络多媒体学科整合实验与研究》、《校本课程的使用与开发》,中语会“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等九项省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昌乐实验中学领导班子:

实验中学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奋进、勇于开拓、扎实苦干、凝聚力强的领导集体。学校现有领导干部全部是从教学**线选拔上来的教学骨干,既有业务水平,又有管理经验。学校在完善教师全员聘任制的同时,积极构建民主、和谐、进取的教师队伍,强化集体意识,落实“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大限度的开发师生潜能,尊重师生人格,关心师生生活,帮助师生发展,是师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

曹庆山

业务副校长,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教育学院,全国中语会会员,先后获县教师、县青年园丁等称号,《科学计划,提高功效》、《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等十余篇论文在《中学语文》等刊物上发表,所指导学生作品多次在《中学生》等刊物上发表。多年任教毕业班,成绩一直居全县前列。

张俊光

总务副校长,中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昌乐师范,先后获省基础教育先进个人、市教育工作者、县教师、县模范党员等称号,《创新教育需解决的问题》等多篇论文获省级奖励,《学校创新管理与实践》获市级奖励。

从兰福

校纪检组长,支部委员,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省干部经济管理学院,支援西藏的教育事业期间,被评为“全国班主任”并获金质奖章一枚,论文《论素质教育的实践》、《激趣探索,开拓创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获市级以上奖励。

赵文娟

校工会主席,大专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山东教育学院,先后获县教师、县语文教学能手、县共产党员、县素质教育先进个人等称号,《活动课想象比赛》等3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轻度智残少年在初中随班就读的初步做法》等多篇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十多篇论文获省市县奖励。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创建名校是实验中学矢志不渝的办学追求。“名师”是“名校”的支撑,因此,昌乐县实验中学的决策者在思考学校发展的时候,把致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放在了工作的首位。自2003年起,学校就启动了“名师工程”,全体教师牢固确立“名师”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名教师;学校根据教师结构特点,制定“一、三、五、七”的分层培养目标,即:一年合格,三年,五年骨干,七年名师。构建“名师”梯队,分层培养,分层达标。自启动“名师工程”以来,学校已经评出了王兰美、王义成、赵守堂、赵军营、刘宏、刘瑞芬、赵书梅、刘玉芹等**批8位名师。这些教师都是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在全县乃至全市都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为了充分发挥校内名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学校制定了《昌乐县实验中学名师义务及考评办法》,在加大名师待遇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校内名师和骨干教师必须带好一名年轻教师,出一堂示范课,开一次学法指导讲座。在“名师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和评选“教坛新秀”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和考核。针对学校新进教师较多的情况,为了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学校师训小组制定统一培训计划,提出培养要求,各级部为本年级的新教师选择一名校内名教师,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子”的方法,使之结为“师徒”,并且把新教师的成长与名教师的考核挂钩,每学期进行过关验收。新教师要上汇报课,写个人成长总结。构建“名师”梯队,分层培养,分层达标,逐层晋升。明确各层“名教师”承担的义务,并加以考核评比。上学期,我校有26对教师结成对子,新老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前,我校的年轻教师已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实施“名师”工程,增强了教师的成就感,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我校185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55人,一级教师116人,学历达标率100%,并有90余人通过函授、自学等方式拿到大本文凭,其中6人研究生毕业。几年来,先后有曹庆山、丛兰福、刘增军、刘培法、崔怀福等48人获得国家、省、市级教师、班主任、教学能手等称号;张俊光、赵文娟、刘仁泽等29名教师被评为师德标兵和十佳公仆;徐润宝、胥鞠香、石光斌等先后被评为“昌乐县十大杰出青年”;王丹凤、宋春红、孙蕙、秦春艳、李红云、刘雪梅6位教师被评为实验中学首届教坛新秀。名师带动战略成效显著,后劲十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已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明显特点。在全县新课标课堂教学大赛中,学校派出的五名参赛教师全部夺得本学科全县**,有四人代表全县到市里参赛,并全部获奖。今年,潍坊市教学能手评选,全县推荐24人,我校占12人。昌乐县实验中学的广大教师热爱本职,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在社会上和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有许多学生考上名牌大学或是走上社会以后经常怀念的是在实验中学度过的时光,是实验中学的老师把他们领上了正确的人生航道。

在首届“迎奥运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我校有25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125人获全国二等奖,286人获全国三等奖,获奖人数高居全县**。

二00七年中考,我校成绩再次高居全县之首,全县前10名我校进线4人,前100名我校进线32人,有156人进入全县前610名生行列,我校生进线人数再次以优势居全县**。全县音体美特长生共招收189名,我校就有70人进线,占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强。今年中考我校有568人进入统招行列,进线总人数在全县遥遥。成绩的取得,是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对我校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我校坚持“以德治校、育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出的丰硕果实。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远程培训任务,2011年7月25日上午8:00,昌乐县实验中学召开2011年暑期远程培训协调会,领导包靠,组织严密,科学**。

学校全体参训教师及各职能小组人员参加会议,蓸庆山副校长作了总动员,周密部署,密切分工,学校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刘超校长,副组长蓸庆山校长,成员有:耿献忠、刘仁泽、石光斌、李晓鹏、刘永涛。靠科领导及校级领导要全天值班,负责考勤;刘永涛主任具体安排,“四定”:定时、定点、定员、定任务。作息时间确保每天6小时,严格考勤制度,并成立了三个职能小组作好服务,其中,后勤保障组调配好饮水机,保证饮用水供应,并调试好风扇空调,采取相关的防暑降温措施;技术组负责微机的安装调配,确保线路畅通,按要求及时完成作业上传及文件下载,培训期间必须确保有一名微机教师值班,培训教师人手一机,做好登记备案;通讯组根据上级要求,做好对远程教育的宣传报道工作。

在随后召开的远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部署会上,曹庆山副校长对远程研修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每学科确立一名校级领导包靠本科培训工作。同时组织成立了“一室四组”:项目办公室、研修指导组、研修技术组、新闻报道组、综合督导组,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地进行。

公司营业资料

企业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经营模式: 生产商 注册时间: 2005年
注册资本:未注明注册资本 员工人数: 1-49人 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

    会员性质 
    企业会员
    会员年限 
    第1年
    VIP等级 
    洽谈:
    [离线]
    电话:
    地区:
    北京
    地址:
    山东省昌乐县县城恒安街106号
    进入该公司店铺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