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所在地区:北京

公司地址:东西湖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

地图地址:

企业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位于东西湖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教育管理上,追求规范、细节;教学工作上,追求合格、均衡;学校发展上,追求特色、和谐。

长期担任班主任,也曾担任过年级组长、备课组长、语文教研组组长,始终坚持在**线教学,长期教两个班的课。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区、校先进集体,在校内高考升学率、高考语文成绩一向名列前茅。2001年所带班级语文高考成绩人均123.7分。多次指导学生获全国、省、市演讲比赛、作文竞赛、语文知识竞赛一等奖。他设计的班会多次获区、校一等奖,有的班会被刻录光盘保存,有的出了专集供其他班学习借鉴。多次被评为区、校先进班主任,曾受到华中师大表彰。

他曾主编、联合主编《历届高考作文选评》、《中学语文备课全书》、《高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等书十余种;参加编写的书籍有《著名教师谈语文学习要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金钥匙》、《中学班主任手册》等四十余种。在《语文教学论坛》、《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湖北招生考试》、《中学生之友》、《语数外学习》、《学习方法报》、《作文通讯》、《语文报》、《学语文报》、《湖北教育报》、《光明日报》、《求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四十余篇。论文《浅谈高中学生作文评改指导》、《文献性、思想性、艺术性与中学语文课本报告文学教学漫谈》获全国中语会颁发的一等奖。《浅》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学语文教学》全文转载。有多篇论文获市、区论文奖。

由于教改成绩比较突出,《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曾刊发照片加以宣传;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骨干教师辞典》也收录了他的教改事迹;《光明日报》也刊登过他的照片和教改文章。从1994年起,一直为湖北省高考语文评卷业务组成员。2001年,被湖北省教学教研室、湖北省中语会评为文学社团指导教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定为特级教师。2002年,被湖北省教育考试院评为评卷教师;2002年,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表彰活动中,被评为教师。2003年,被评为华中师大一附中教师。

高考成绩

近五年高考成绩

2012年

高分(600分以上)总人数达481人(**保送生),位居全省**,文科600分以上人数达到46人;已被保送到重点名校的达50人,其中北大清华24人,为湖北省**;武汉市理科前10名,华师一附中占了8席,其中学生张木、余洋以687分的高分并列武汉市理科**名,和程嵩琦三人进入湖北省前十,文科有2名同学进入武汉市前十名,其中15班高明柔同学以646的高分居武汉市第二名;理科一本率92.4%,其中6个班级平均分超过600分,继续保持全省**,这也是我校第四次一本率超过90%(1999年、2001年、2002年、2012年);留学试验班高三(1)班在高考前所有同学拿到了美国前70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理科实验班高三(18)班参加考试人数47人,全班600分以上42人,平均分638分(**保送和出国);文科实验班高三(19)班全班46人参加考试,18人过600分,均分596。一本率达95.65%(**保送);艺术班高三(20)班全班一本率达到96.15%,高分达574分,其中12人已经以优异的专业成绩通过清华、央美考试;理科实验班高三(29)班参加考试人数48人,均分631.2,38人过600分,其中张木同学以687获得武汉市理科状元(**保送和出国);奥赛实验班高三(30)班全班40人,有34人考前被保送,仅有6人参加高考,平均分达到634分。

2011年

高分率、重点率、名校率各项指标创造新高,继续保持全省遥遥。600分以上人数达532人,占参考人数的1/2以上,全校已有38名学生保送清华、北大等名校。平行班理科600分以上445人,均分610.41分,600分以上人数占参考人数的65.63%;国际部600分以上人数占参考人数的1/3以上。理科实验班A班参考人数13人,平均分644.71分(该班另有22人已被保送清华、北大)。 理科实验班B班平均分656.26分,全班学生都在609分以上。

2010年

600分以上人数达406人;张晨同学以690分高分夺得武汉市理科状元,位居湖北省第三名(前两名均为复读生);高分优势明显,理科武汉市前10名中我校占6席,分别是第1、3、4、5、7、8名,湖北省前100名我校占20席;理科重点率达84%;北大清华录取人数45人。

昨日高考成绩揭晓,我校立即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各路媒体的记者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华师一附中。独揽武汉市文理科状元、248人过600分的成绩足以令每一个关心华师一附中的人骄傲与自豪。

2009年

2009届高考高分率、重点率再次名列全省**,理科重点率达到80%,文科重点率达到66%;被北大清华两校录取的人数再次突破50人;

2008年

全省前10名,该校有3人(理科2人,文科1人);理科全省前50名该校有12人占24%,全省前100名我校有22人占22%;文科全省前25名占4人,过600分有10人占8.9%;文理科600分以上(含600分)人数总计多达283人(其中理科273人,文科10人),在全省遥遥;理科660分以上25人,650分以上47人;多名学生已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本届录取清华、北大总人数将突破50人(考前已被清华、北大录取18人);考前共有46名学生被国内名校提前录取。国际部取得新的突破:翟珂锐同学以672分的高分,实现国际部高分突破。;国际部660分以上2人,650分以上4人,600分以上43人。

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高考成绩连十余年雄居湖北省**或前列,德育、心理教育、科技、体育、艺术活动卓有成效。1988年以来,学生获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学金牌17枚,银牌2枚,全国一等奖累计500多人次。

五大学科国际奥赛成绩(截止2012年7月,20金2银)

年份选手比赛奖项比赛地点辅导老师

2012年舒驰第4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爱沙尼亚向立艳

2012年黄文卓第4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爱沙尼亚向立艳

2012年左浩第5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阿根廷叶新年

2011年李蓝青第4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泰国鲁志祥

2011年向重远第42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泰国鲁志祥

2010年周志尧第4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日本东京杨凌武

2010年张敏第5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哈萨克斯坦叶新年

2009年王睿博第41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名)英国伦敦剑桥周斌

2008年谭隆志第39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名)越南鲁志祥

2008年陈卓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西班牙苏远东方牡丹

2007年李骜西第38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银牌伊朗伊斯法罕马志祥

2006年柳智宇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西班牙余世平李建国

2005年李晗晗第3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西班牙鲁志祥

2005年余江雷第36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西班牙鲁志祥

2005年汪维第3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队员(因故未参赛)中国杨国红

2003年晏琦帆第35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希腊雅典王忠

2002年王峰第3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荷兰杨国红

2001年张维第33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印度尹一冰

2000年冯玮第3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丹麦王忠

2000年宋均亮第31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英国蒋大桥

1998年凌晨第9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德国鲍丹丹

1995年黄靖第4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国家队队员(因故未参赛)泰国鲍丹丹

1992年陈杲第4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德国佘名高林厚安

1988年汪琛第2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名)芬兰尹一冰

其他奥赛成绩

年份选手比赛奖项比赛地点辅导老师

2010年王鹏张悠然第61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奖美国万新华

2009年孙可吕思扬柴皓曦第60届国际工程科学大赛学科大奖二等奖美国王维佳

2009年胡哲程正谦第10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枚泰国曼谷向立艳

2008年谭隆志第九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蒙古乌兰巴托鲁志祥

2007年张万祎第58届国际工程科学大赛专项奖美国

2007年陈卓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总分**)中国武汉苏远东方牡丹

2007年蔡拓程第八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中国上海马志祥

2007年张万祎第58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专项奖美国王维佳

2006年刘鬯、芦幸第57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奖美国王维佳

2005年蔡子星第六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印度尼西亚鲁志祥

2005年余江雷第六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印度尼西亚鲁志祥

2005年柳智宇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金牌俄罗斯余世平

2004年王熙彭兆明李纯第55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学科大奖四等奖美国王维佳

2003年骆相宜第8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铜牌瑞典刘斌马志祥

2003年刘祎第53届国际科学工程大赛奖美国王维佳

2001年胡率第52届国际科学工程大赛专项奖美国柳超美刘斌

2001年徐涛第50届国际数学循环赛金牌保加利亚苏远东

2000年宋均亮首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名)印度尼西亚蒋大桥

内联外通,开放办学,是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该校交流的海内外同仁达三千多人以上。该校与美国(America)、德国(Germany)、新西兰(NewZealand)、日本(Japan)、澳大利亚(Australia)、英国(UK)、加拿大(Canada)、新加坡(Singapore)等国的师生双边交流也日益频繁。

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了WTO,现任校长张真同志致力于促进素质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2002年4月举办了“第六届**中学校长研讨会”,并于2002年7月,创办了湖北省中教系统**个中外合作办学实体——华中师大一附中中澳合作部(现改为国际部[InternationalDepartment])。华中师大一附中站在**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08届高考取得辉煌成绩,共有53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其中保送18人。09届形势喜人,到目前为止,已有21人保送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高考的锣声还未敲响,华师一附中高三理科实验班已有27名学生被名校录取,其中20人被保送到清华北大,刚好占全班学生人数的一半。该班9人先后入选奥赛国家集训队,其中物理集训队4人,化学、数学队各2人,生物队1人,他们均被北大、清华预录。2008年是这所奥赛名校闯入集训队人数多的一年,而这样的纪录在全国各地高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可谓创造了“神话”。这个班正式成立于1997年,到目前为止,已经为国家争得14金2银的国际奥赛好成绩。

2.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范宁通讯员曾艳实习生袁娜)“4号男装,47票,得票高!”昨日,随着唱票结束,华师一附中受欢迎的夏季校服通过“海选”诞生。

华师一附中团委书记宋涛介绍,为了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校服,学校特意举行了这样一场“招标会”。7家来自浙江、广东、武汉等地的服装厂家拿出设计图和样品,同台比拼,由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一百多名学生代表投票,票数高的作品将上报学校讨论。

记者看到,有的厂家赶潮流,设计了时髦的格子裙;有的厂家在面料透气性、弹性上下足工夫;有的甚至将模特带到了校园,现场上演“服装秀”。宋涛说:“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各厂家的设计都比以前要灵活、现代。”

“都还行吧!”负责唱票的高二学生黄楞达说,衣服都很漂亮,有些休闲服很对他的胃口,但是有些正装太成人化,“穿上去像三十几岁的,我可没法接受!”

一位投票的同学说,以前校服都是学校定做,常常是穿到身上才知道是什么样子。这样通过学生进行“海选”,效果应该更好。

3.2007届高三年级高考高招全面丰收,自1997年这十年来多项指标稳居全省**。

2007年该校考取国外知名大学并获奖学金的学生12名(附详表);

每年该校都有几十人被保送到国内名校并被提前录取。

2007年被保送及被提前录取到国内名校共42人(附详表),其中清华、北大16人(以上学生未参加2007年高考);

高分段人数2007年继续保持全省**,该校2007年理科共有277人达到600分以上(不包括提前被国内外名校录取的54人),其中660分以上的17人(武汉市46人,湖北省116人),650分以上的40人(武汉市150人)。文科有3人超过600分;

在2007年,重点率、高分率今年继续保持全省**。2007年该校的重点率将继续超过80%,有望达到84%;

学科竞赛方面,2007届高三年级进入国家冬令营总人数达到12人,进入国家集训队6人,居全省**。蔡拓程同学已于2007年4月获得第六届亚洲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李敖西同学将于7月中旬代表中国赴伊朗参加第38届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截至2006年,该校共获得国际奥林匹克金牌10枚,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各学科,居全省**;

科技创新再创佳绩,有7名同学在国家级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有多名同学因科技创新的突出成绩被提前保送或取得自主招生的资格;

体育、艺术取得丰硕成果,以高三年级学生为主力的校篮球队获得全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南区冠军,全国亚军。体育、艺术特长生升入重点高校历年位居全省前列。

4.美国大学生走进中学课堂交流“同伴性教育”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范宁吕锐实习生汪洋)“人类为什么会怀孕?怎样正确使用安全套?”前日下午,“同伴性教育”走进华师一附中课堂,两名美国女大学生和中国同学共同讨论关于性的话题。

这是华师一联合武昌区计划生育协会、武昌区教委举办的“树立正确性观念和性态度”活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的美国女大学生,来自美国ColloyCollege大学。

两名外国大学生先用提问和配合图解的方式与高中生们互动,生动讲解了相关知识。学生们说,过去对性知识的了解多来自于网络和杂志,今天这种交流方式很新鲜,也让大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以及怎样对别人负责任。

5.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基地之一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樵通讯员王永汉)“sitdown用汉语怎么说?”、“eat翻译成中文如何表达?”昨日上午,美国中小学校长访华团58名成员,专程来到武汉外语学校,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推动美国主流学校开设中文课程。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迄今为止湖北省大的中外教育交流项目。在美国代表团成员中,既有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长,也有美国大学理事会官员、各州(学区)学监和外语督学。

来自乔治亚州大学理事会教育经理谭亚·沃克异常活跃。听完武汉外校副校长陈文国简短的介绍后,她便迫不及待地向外校担任翻译的学生们请教汉语。没过几分钟,她便学会了好几句问候的话,并“现学现卖”,向同伴们问好。记者看到,美国教育们不仅主动和外校学生用汉语交流,而且他们在和同伴交流时,也夹杂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其中的两位还俏皮地说起“武汉话”,令人忍俊不禁。

据介绍,目前共有2.4万美国学生学习汉语,而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高达2亿。访华团新闻发言人密苏里州洛克伍德学区学监格累戈·H·拉尔森表示,通过交流,大家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的魅力,今后,将把汉语引进美国的学校和社区,让更多的美国学生说汉语。

“除了学习汉语,他们还将学习中国学校教育孩子的经验。”访华团一位美国中学校长称,在美国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美国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还要学习和引进中国教育,让更多的美国青少年感受和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

华师一附中校长张真说,交流活动结束后,该校已与美国几所学校签订了合作意向,将进一步扩大与美国教育的合作。

据介绍,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决定,将湖北省四所中学定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基地,他们分别是:华师一附中、武汉外校、宜昌一中和夷陵中学。

公司营业资料

企业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经营模式: 生产商 注册时间: 2005年
注册资本:未注明注册资本 员工人数: 1-49人 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

    会员性质 
    企业会员
    会员年限 
    第1年
    VIP等级 
    洽谈:
    [离线]
    电话:
    地区:
    北京
    地址:
    东西湖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
    进入该公司店铺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