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所在地区:上海

公司地址:

地图地址:

企业简介

上海大学校园环境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以钱伟长教育思想“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为方针,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开发、设计和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为目标。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包含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和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含“高可信计算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方向博士学位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1990年以来,“计算机应用”学科连续5期被上海市教委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进行建设,2010年计算机学科又被上海市教委列入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1997年以来,计算机学科群也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发展学科,学院将以国家"211"工程建设以及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本科教育高地建设为契机,努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为国家的IT教育和科研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院长为国际知名的华人计算机李三立院士,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现有教授1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含高工)3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名,有9名教授担任了全国或上海市二级以上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学院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27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120名左右、博士生20名左右,还招收硕士留学生若干名。[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前40名(总共开设该专业院校558所高校):

院长李三立教授1.清华大学,2.复旦大学,3.北京大学,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南京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浙江大学,8.西安交通大学,9.东南大学,10.电子科技大学,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哈尔滨工业大学,13.大连理工大学,14.华中科技大学,15.武汉大学,16.吉林大学,17.中山大学,1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东北大学,20.西北工业大学,21.北京理工大学,22.北京交通大学,23.上海大学,24.重庆大学,25.山东大学,26.四川大学,27.中南大学,28.南京理工大学,29.云南大学,30.同济大学,31.河海大学,32.北京邮电大学,33.山东科技大学,34.中国人民大学,35.南京邮电大学,36.西北大学,37.武汉理工大学,38.贵州大学,39.陕西师范大学,40.天津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排名: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浙江大学,5.哈尔滨工业大学,6.西北工业大学,7.东南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9.东北大学,10.复旦大学,11.四川大学,12.南京大学,13.华中科技大学,1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排名: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吉林大学,3.北京邮电大学,4.北京理工大学,5.华南理工大学,6.哈尔滨工程大学,7.上海大学,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武汉大学,10.北京工业大学,11.中山大学,12.南京理工学,13.江苏大学,14.西北第二民族学院,15.北京交通大学,16.大连理工大学,17.安徽大学,18.湖南大学,19.大连海事大学,20.北京科技大学,21.电子科技大学,22.西南交通大学,23.西安交通大学,24.哈尔滨理工大学,25.重庆大学,26.山东大学,27.华东理工大学,28.中南大学,29.燕山大学,30.天津大学,31.华东师范大学,32.重庆邮电大学,33.北京化工大学,34.河海大学,35.新疆大学,36.同济大学,37.合肥工业大学,38.山西大学,39.中国海洋大学,40.中国矿业大学。

上海大学校园环境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围绕高可信计算与信息处理及计算机系统集成的研究方向,积极开展高性能计算、网格技术、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形式化方法、网络与多媒体和容错计算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学院设立了“先进计算和应用中心”及“网格技术研究室”等八个研究室,是上海市教委“高校网格技术E-研究院”-----上海市高性能计算机与网格技术研发平台的主体研究力量,也是上海大学先进计算和应用中心,上海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上海市上大多媒体研究中心-----上海市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三个跨学科研究基地的依托单位,年均科研经费在千万以上。学院自成立以来,已完成或正在完成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200项。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由李三立院士主持完成了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自强2000”,标志着学院在并行计算机研究方面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该项成果获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上大自强3000”也已投入运行,上海高校网格主结点上大自强3000高性能计算机峰值速度为2.15万亿次/秒,Linpack值测试为1.51万亿次/秒,系统效率高达70%。在2004年**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列126位,计算速度于剑桥等英国大学,日本多数大学,俄罗斯各大学所拥有的超级计算机。2004年中国TOP100名列第6位,国内高校名列第2位,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截止2004年底,学院共获国家、省、部(市)级科研成果奖30多项。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多次主办国际会议。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努力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与方法能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积极开展“面向21世纪计算机学科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并行处理”、“离散数学”课程被上海市教委授予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并获得上海市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近年来,新增结合IT发展潮流的专业选修,专业实践创新类课程30多门,先后出版专业教材30多本。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的超级计算机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科技竞赛,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柯达公司组织的数字图像创意活动。学院连续几年组队代表上海大学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比赛,并且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比赛中获奖。学院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对强化班的学生或自学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单列计划、因人施教。[2]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培养的学生主要去向为上海地区或面向全国择业,随着**IT新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工业化的大融合,毕业生就业面广阔,就业薪水高,就业前景好。主要在国家政府等事业单位,金融,教育机构,中外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系统设计开发IT网络架构、IT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开发及其他相关行业的计算机管理应用工作。毕业生可免试保送攻读硕士学位。部分学生选择继续赴海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深造。

上海大学校园环境使命

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会对包括科学、工程、艺术、商管和人文等多学科产生积极影响的理念,计算机学院全体师生将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前沿的一些关键技术,包括高性能计算、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等,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解决复杂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问题,持续不断地促进和推动多学科交叉应用,并进行创新型研究和教学,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愿景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得到国内外高度认可,努力建成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

姓名职务董晓雯党委书记李三立院长徐文培党委副书记张武执行院长叶飞跃副院长吴悦副院长李青副院长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上海大学校园环境2012年7月7日下午14时,2012年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体育馆举行。

在国歌和校歌声中,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典礼以毕业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这些年》开始,以一个毕业班学生从跨入校门的**天开始,经历的一桩桩事件,一幕幕展现在大家的面前。《这些年》回顾了计算机学院08学子的四年大学生活,浓浓的感恩之情充溢着整个会场。由学生自己改变的劲舞《炫编程风》由计算机学院退役学生会主席带领原学生会骨干,跳出了计算机学子跃动的青春,台上台下声声“留下来、留下来”体现了毕业生对母校以及同学的眷恋;而由越南留学生们登台演唱的歌曲《朋友》也体现了计算机学子海纳百川的胸怀,向大家展示了他们与中国学生真挚的友谊。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于信汇教授、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教授出席了毕业典礼并担任了主礼教授。期间,两位主礼教授为毕业生一一拨动了帽穗,送上了学位证书,递上了贺信,留下了合影。

上海大学校园环境计算机学院院长李三立院士、执行院长张武教授、党委书记董晓雯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徐文培老师、教学院长李青教授、部分学院老领导、校友代表以及170位08级本科毕业生出席了本次毕业典礼。部分计算机学院11级的学生也到现场进行了观摩。

李三立院士和张武教授代表计算机学院进行了致辞。李青教授介绍了2012届本科毕业的情况。1987届计算机学院研究生王兰成教授以军人的身份,代表所有校友向毕业生们提出了树立人生发展目标的号召,以亲身经历感染着在场每一位同学和老师。

在《毕业歌》的歌声中,毕业典礼圆满结束。一位毕业生动情地说道:“电影中的一幕幕让我想起了我大学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很感动。感谢一直陪伴我四年的大学同学和老师,我会记住老师们的话,努力奋斗,将来让上大以我为荣!”而另一位11级的学生则这样说道:“参加了学长、学姐们的毕业典礼,让我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祝08级的学长学姐们今后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典礼结束后,校友们纷纷向学院索要典礼的全程视频,“太值得纪念了”,校友们发自肺腑之言。热心的家长,对典礼赞不绝口,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和录像传回学院,与学院共同分享。[3]

公司营业资料

企业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经营模式: 生产商 注册时间: 2005年
注册资本:未注明注册资本 员工人数: 1-49人 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