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清水小学

所在地区:安徽-芜湖市

公司地址:

地图地址:

企业简介

清水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的小学。

据《芜湖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两江总督张之洞、江宁将军恪信奏准开垦万春圩,“以裕旗民生计”,并“于该处设立农务学堂”。这是清水小学早的前身。民国七年(1918年)潘立功等在清水镇开办芜湖县北乡第三代用国民学校。1925年更名为万春小学。1934年发展到六个班,初具完小的规模。

1937年,小学设在清水镇马王庙,校长汪懋基。“七七”事变前夕,著名爱国将领冯玉样(当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由安徽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芜湖县县长高文伯陪同来清水镇视察,曾沿学校巡视一周,并就学校工作对汪校长作了指示,慰勉有嘉。

抗日战争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日伪推行奴化教育,学校只是维持现状,徒具形式而已。

解放战争时期,清水小学是一所中心国民小学,因清水河交通便利,学童较多,办学人员得力,成为当时办得较好的小学之一,为国家培育了一些人才。

1949年4月,芜湖解放了。在党的关怀下,清水小学迅速壮大起来。

土改以后,翻身农民迫切要求学习文化,纷纷送子女入学。学生年龄较大,但求知欲强。教师干劲大,教学质量较高。1951年,为了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清水小学被确定为我县三所模范学校之一,承担几个乡的小学辅导工作。1953年,学校发展到九个班,在原天主堂与现造船厂两处教学。

1954年,我县发生百年未有的特大洪水,两处校舍均遭洪水冲毁。人民政府重视教育,下半年洪水刚退,便拨款重建校舍,新建的校舍,规模较大。在建设过程中,全校师生发扬勤俭办学的精神,利用课余时间,修砖五十多万块,并担负部分建筑器材的运输任务,受到干群的好评和县教育部门的表扬。1955年学校已发展到十二个班级。

1956年该校教师唐素秋(女)同志被评为县一等教师,出席省教师代表大会。

1957年至1958年,该校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有囗位同志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使学校工作一度受到较大的损失。从60年代起,由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面,通过教职工的努力,教育质量迅速提高,被确定为县、地区重点小学,设立区辅导校长,承担万春区小学教育工作的辅导任务,多次受到地、县有关部门的嘉奖。

1965年6月12日,该校被确定为实行五年一贯制教改试点小学之一。县教育局抽调余善钧、郝蕴华、章登钊三同志来校蹲点,指导教改工作,摸索经验。由于他们以身作则,带动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教改工作进行顺利。县局为了推广该校初步取得的经验,要求对全区、全县教师开放,举行公开观摩教学。地区初教科的负责同志也亲临听课指导。1965年下半年在全县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该校的教改经验材料被大会采用了五篇。当时该校教学质量较高,从60年代初期到“文革”前,毕业生考初中的升学率在全县是较高的。六六届高小毕业生魏从军经过部队生活的锻炼,又能刻苦自学,先后在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近年来,他又在《大江》文学月刊上发表了《夏四爷卖鱼》、《皖南行》等作品。他现在南京铁路分局化鱼山铁路段任党委办公室主任,仍孜孜不倦地学习函大课程。

1966年下半年,“文革”开始,由于教师中两派严重对立,学校处于瘫痪状态,工作受到巨大的损失。教学工作时断时续,虽然每年有两个班的高小毕业生,但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给人以今非昔比之感。

1975年,该校附设初中班,从两个班增加到七个班。1981年中小学合计十八个班。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带来了教育的春天。长期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扬眉吐气,焕发青春。同志们批判了“两个估计”、“两个凡是”之后,认识到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端正了办学思想,并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全体同志勤恳工作,教育质量有显著提高,以初中为例,虽然是小学戴初中帽,多年来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在全县还是比较高的。

1982年,撤销初中班,集中精力办小学,小学恢复到十二个班。这一年,体制改革,清水镇与万春公社合并,成立清水镇小学,相应地成立清水学区,该校被确定为清水镇中心小学,辅导全镇六个行政村七所完小。从1982年至1983年,在镇党委和县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同志和衷共济,同心协力,学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984年上半年,该校被评为县教育战线文明单位,受到芜湖市人民政府的嘉奖。下半年为了开创新局面,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拟订了《学校工作管理意见》,力争办好中心小学,发挥示范作用。在《意见》中拟订切实可行的细则,对行政、教学、后勤、团队、文体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试行,效果很好。

该校十分重视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对教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时政,鼓励教师政治上进步。教职工因病、丧、灾造成困难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做好疏导工作,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每天举行升旗仪式,唱革命歌曲,表彰好人好事,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养成高尚的情操。学校共青团支部,定期给超龄队员上团课。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开展了戴小红花、学雷锋创三好、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创“四有”等活动。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等等,都起了—定的作用。还健全了教职工的业务档案,将教师的勤、绩、德几个方面的材料按人立档。对学生定期进行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为了掌握教改信息,改进教学方法,请市局教研室小语、小数教研员来我学区开语、数教学讲座,介绍教改信息,并组织教师到市、县兄弟学校听课学习。通过以上措施,教师的思想认识、文化素质、教学质量均有所提高。八四年下半年,在县小学生数学竞赛中,六年级学生陈鹏获县二等奖、市三等奖。五年级学生胡善虎在统考中各列前茅。尤其可喜的是1984年下半年经市政府检查验收,我镇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4%,年巩固率为99.4%,普及率为97.2%,毕业率为93.6%,1985年春,经县局验收我镇基本上达到无盲镇的要求,完成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无盲镇的任务,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庆三十五周年,该校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提灯会。七百多名少年儿童身着节日盛装,手提各式各样的灯具,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上街头。机关、工厂、商店、居民和个体商贩欢迎提灯队伍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彩炮礼花五彩缤纷,观众摩肩接踵,同学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到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幸福。

解放以来,清水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清水镇党委十分重视教育,关心教职工政治上进步。该校是一所仅有三十余名教职工的小学,从70年代后期起,镇党委先后批准九位同志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学校1981年即成立了党支部,每学期为党员和建党对象上二至三次党课,提高党员和骨干教师的认识,鼓舞了士气,振作了精神,增强了党的战斗力。

解放以来,该校为国家输送大批合格的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自l950年至l984年每届小学毕业生两个班,合计35届,70个班,毕业学生约3500名。初中毕业五届,每届二个班,共十个班,毕业学生约550名。这些学生经继续深造或参加工农业生产及其它工作,有的已成为生产上的骨干力量;有的是负有一定声望的专业户代表;有的已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花木专业户马玉保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五十年代毕业的吴茂松同学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师长;陈建中同学任广德县县长;卫广发同学任芜湖县副县长;陈震亚同学任芜湖市郊区区委宣传部长,李永苍同学任杭州新建造纸厂党委书记;凌厚如同学任安徽省烟草公司经理;邢士保同学任郎溪县公安局局长;杨从华同学任郎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在学术上有成就的方××同学现为武汉大学副教授。60年代前期和70年代后期在该校高小、初中毕业生中成绩优异的也不乏其人。高文平同学现任解放军某部副团长;魏恒旭同学现是某大学的研究生。其它如担任厂长、书记以及区、乡(镇)村领导干部的比比皆是。这些同学分布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成为四化建设的中坚,是值得引以为荣的。

公司营业资料

企业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经营模式: 生产商 注册时间: 2005年
注册资本:未注明注册资本 员工人数: 1-49人 邮政编码:

安徽芜湖市企业

联系方式

    会员性质 
    企业会员
    会员年限 
    第1年
    VIP等级 
    洽谈:
    [离线]
    地区:
    安徽-芜湖市
    进入该公司店铺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新浪微博:
微信关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